【台北景點】王大閎建築劇場:建築師低調優雅的單身宅邸

by 小柚子

王大閎建築劇場是個小眾景點,推薦搭配台北市立美術館一起玩(走路約3分鐘),欣賞建築師王大閎設計的單身自宅,融合中西建築設計,極簡風格讓26坪空間看起來一點寬敞舒適、紅磚建築很美怎麼拍都好看。對面咖啡廳王大閎書軒 DH Café低調安靜,看完展覽和建築來這喝杯咖啡稍作休息,人潮比北美館對面的ACME咖啡廳少,比較幽靜。

王大閎建築劇場:簡介

王大閎建築劇場為建築師王大閎設計建造的自家宅邸,原本位在建國南路的巷弄,拆毀後重建於北美館旁。這座宅邸是王大閎在台灣開業後的第一個作品,空間不大卻是台灣建築史的典範之一,設計有西方現代主義極簡風格,又蘊含東方園林的韻味。

ℹ️ 參觀資訊

  • 門票:免費
  • 地點: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
  • 交通:圓山站1號出口步行10分鐘;北美館停車場可停車;公車、腳踏車方便
  • 評價:Google 4.6
  • 營業時間:每周二至周日 9:30-17:30(如有辦活動暫停參觀)
  • 停留時間:0.5小時~1小時

王大閎是誰

王大閎是活躍於1950-1970年代的建築師,在北京出生,並於蘇州和南京生活過,留學哈佛時的老師是大名鼎鼎的包浩斯創辦人葛羅培斯(W. Gropius),而他的同學就是設計羅浮宮外透明金字塔的貝律銘。

提到王大閎在台灣的建築設計一定會提到「國父紀念館」,然而比起中國風格強烈的國父紀念館,他設計的自宅融合中西風格,更直接反映建築師的學習和成長背景。

王大閎建築劇場:參觀重點

幽靜的空間

王大閎建築劇場離北美館很近卻不容易發現,隱身在樹叢間,有種靜謐感,是我特別喜歡的景點。

王大閎建築劇場是他設計建造的單身自宅,在台灣開業後的第一個作品,也是台灣建築史的典範之一,原本位在建國南路的巷弄內,被拆毀後重建於北美館旁邊,2018年開放參觀。

簡潔的西方現代風格

宅邸佔地130坪,建築本身只有26坪,王大閎簡潔的設計風格讓空間變得非常寬敞。

從大門進來,結構簡單的方形建築物,一大排落地窗,幾何元素和大片玻璃的使用,反映他受到西方現代主義建築的影響,與他在美國的師承息息相關。

充滿韻味的蘇州意象

室內圓窗設計、紅磚、整體紅黑白的主色調則透露東方的氣息,使得他的建築不只有西方的現代感,還飽含東方的韻味。

尤其圓窗搭配長型窗櫺的設計,以及望向室外整片的竹林,轉化且濃縮蘇州園林設計的精華,怎麼看都美。

不只建築結構簡單,連室內的擺設都非常簡單,他的臥房就是一張床,布簾拉上就成了門,不用牆壁就可以區隔空間,不睡覺的時候布簾拉開空間就通透。

浴室往上看圓圓亮亮的並不是電燈,而是圓窗,白天浴室不用開燈,晚上泡澡還可以欣賞月亮,非常有情調,難怪王大閎被稱為詩人建築師。

這樣環保的宅邸,在高樓大廈人口密集的現代都市裡,根本就是一種奢侈的願望。

講究細節的完美主義

王大閎講究細節的完美主義,根本已經稱得上是一種強迫症。

以客廳沙發為例,椅腳要符合磁磚縫的寬度,這樣恰恰好可以把椅腳擺在磁磚縫中。

還有很多林林總總的細節,都透漏出相互呼應的尺寸和比例,上面那張照片落地窗的倒影也正恰好落在磁磚縫上。

這雖然是個移地復原的建築,許多細節反映出建築師對於陽光、對於自然、一整天當中的變化與建築物之間的關係。這種對細節的講究透露建築師既優秀又執著的個性。

宅邸轉化的劇場空間

這棟建築還被稱為「劇場」,是後來的人給這個空間賦予新的意義,使得來到這個空間的人,不只可以欣賞王大閎的建築設計、宅邸的優雅氣質,還可以欣賞其他的藝術形式,豐富了這棟建築生命歷程。

王大閎書軒 DH Café

王大閎建築劇場的對面就是王大閎書軒 DH Café。

出北美館最近的兩間咖啡廳是ACME和王大閎書軒 DH Café。ACME比較時尚新潮,王大閎書軒 DH Café則低調安靜。

王大閎書軒 DH Café 販售與建築有關的書,還提供王大閎愛喝的黃瓜水讓大家品嚐建築師喜愛的口味。

咖啡廳裡面我覺得最值得一看的是王大閎「登陸月球紀念碑」的展示圖。

1969年阿姆斯壯登月成功,王大閎這項設計原本要作為台灣贈送給美國獨立兩百年的禮物,最後因中美斷交而沒有將設計實踐成具體建築物。

本以為會是很像科學館的建築,結果跟我想的完全不一樣,展示圖中建築優美的曲線前衛且時尚,沒有落實的心願真的滿可惜的。

參觀完,對著王大閎建築劇場喝杯咖啡,欣賞大片紅磚牆,遙想這位低調的建築師及他所留下具啟發性的建築作品。

You may also like

Leave a Comment